第二十五章 命硬妪收命硬孙(下)
;若是堪堪造就,那有几分才气便也不稀奇,毕竟他父兄都是“神童”。他即便不能比肩,也当比常人多几分颖慧。 王宁氏诧异的是,道痴寄养在寺里,接触三百千这些蒙书还罢,竟然还能开始学四书五经这些儒家典籍。 她看着道痴,道痴回望着她,目光不避不闪。 王宁氏垂下眼帘,道:“若是我命你耕读传家,不得举业,你可愿意应否?” 听到这一句,老和尚与王珍都大感意外。这是什么道理,亲生儿孙逼着成才,过继的反而要拦着不让上进? 道痴没有立时应答,而是面露沉思,“思虑”了一会儿,方道:“我不能应,还请太孺人见谅。” 王宁氏皱眉道:“你既打小养在寺里,不过是粗读几本儒家典籍,功名心为何这般重?”说话之间,已经带了不喜。 道痴不卑不亢道:“不仕则不势。势者,适也。适之则生,逆之则危;得之则强,失之则弱。苟安亦是一世,却是不得大自在。” 王宁氏摇摇头,道:“这世上,有失便有得,举业固然体面,可读书哪里是那么容易的,熬心费血,成与不成也在两可之间。何不做早早放下,踏踏实实的过日子。” 这话中满是唏嘘、怅然。看来老人家心里后悔了。 毕竟外九房王青洲与王大郎父子两个的过世,都同科举有牵连。王青洲是死在进京赶考途中,王大郎则是死在乡试备考时。老太太心有忌惮,也是人之常情。 道痴能体谅王太太,却不愿意哄骗她。 “心静则平,平则智,智则不乱,不乱则不衰。”道痴神色依旧平和从容。 王宁氏已经是红了眼圈,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儿孙。不管是儿子,还是孙